提醒:煲湯時最好別加淡奶
作者﹕編輯:niefang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家常"七"日煲湯秘笈----如果曾經做客廣東朋友家或是經常看港劇,就會發現廣東人、香港人都有飯前喝湯的習慣。在吃飯前來一碗熱湯,可以暖胃,促進胃液的分泌,幫助消化吸收,是個不錯的習慣。不過話說回來,有淺表性胃炎困擾的人最好是在飯後喝湯。
「飯前喝湯,苗條健康」。飯店裡很多湯看上去香濃乳白,讓人垂涎欲滴,不過,內行人卻指出,一般情況下,湯要煲兩個小時以上才會有這種顏色,有些飯店為了節省時間,向湯裡添加一種叫「淡奶」的調味品,這樣做出來的湯雖然也呈誘人的乳白色,但營養和原汁原味的湯就不能比了。
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告訴記者,淡奶也叫奶水、蒸發奶、蒸發奶水等,是將牛奶蒸餾除去一些水分後的產品,有時也用奶粉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後代替。
雖然淡奶並不是沒有營養的東西,但她還是建議飯店煲湯時最好別用,因為湯裡的營養不是用淡奶可以代替的。她指出,我們在煲湯時往往選擇富含蛋白質的牛、羊、豬骨和雞、鴨骨等,製作時用文火煮、慢慢熬才可使食物的營養有效地溶解在湯水中,易於人體消化和吸收。
這樣的湯呈乳白色,是食材中脂肪顆粒鹵化的結果。如果用淡奶,煲湯的時間必定要減少,用火的強度也不同,這樣就會影響脂肪顆粒鹵化,使食物裡的營養在釋放到湯裡時大打折扣。
此外,她說,煲湯加入淡奶還會改變湯中原有食材的成分,破壞湯的蛋化物平衡。而且,煲湯的食材很多是根據中醫相宜相剋的原理配製的,淡奶的加入也會破壞其食療效果。只有像燕窩、魚翅之類的湯可以加入淡奶,彌補湯本身蛋氨酸不足的狀況,其他的湯加入淡奶是沒有好處的。
王宜介紹,要想讓煲出的湯呈乳白色,做時可先把原料洗淨,入鍋後一次加足冷水,用旺火煮沸,再用中火保持沸騰3—4小時,使原料裡的蛋白質更多地溶解。此外,以陳年的瓦罐煨湯,效果最佳。因為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傳遞外界熱能,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相互滲透。
(來源:21cn)
轉貼自大紀元時報-副刊>美食天地
- Jun 26 Thu 2008 16:44
美食天地-提醒:煲湯時最好別加淡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