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春節自我保健DIY
諮詢/譚健民、林君玉、陳維苓
明天就是除夕,醫療院所門診開始休診,這段期間,民眾就醫不便,加上新春假期通常也是病毒、細菌南北大會串的時機,感冒、腸胃炎病號特多;專家提醒民眾,可準備一些居家的常備藥,及運用一些自我保健的小撇步,以因應不時之需。
每逢過年連續假期,民眾勢必會返鄉過年或上街購物,以至於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性感冒會進行全台灣南北大交流,形成流行的高峰期。如果身體不適,除了應盡速到醫院急診就醫外,民眾也可在家中準備一些常備藥,並多喝水及多休息來緩解改善症狀。
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,注意「不能停藥」,過年前應先補足藥量,痛風患者過年期間要避免大吃大喝,若不慎吃火鍋、喝酒過度,引起痛風急性發作,須服用備妥的秋水仙素及止痛藥,來立即解除疼痛。
氣喘病患則要準備噴劑、吸入劑,若天冷氣溫驟降,引起氣喘急性發作時,就能及時救命。心臟病患也應注意天冷易急性發作,平時要備妥硝酸甘油舌下含片,萬一突感胸悶嚴重,在赴醫院急診同時,必須舌下含一片,緩解症狀並爭取就醫時間。
過年期間人人大吃大喝,腸胃炎病例特別多。家中可以常備胃腸藥因應,但如果服用後症狀還是沒有改善的話,應盡速就醫治療。另外,也可以善用中醫的穴位按摩,來減輕不適症狀。
★頭痛
【穴位按摩】印堂穴
【取穴】在兩眉頭的中間。
【要領】按摩時,手指施力的方向可以與穴道垂直,也可以將印堂穴的皮膚往上提起捏住再放鬆,或以手指的腹面直接在印堂上敲打,重複數次,其他按摩的方法同上。
【穴位按摩】風池穴
【取穴】在後頸部與髮際交接處,左右對稱,各有一個大凹窩。
【要領】按摩的方式,如果是自我按摩的話,可以將手掌靠在後腦杓上面,大拇指與食指向下,所到之處剛好可以按摩到這兩個穴道。如果是別人代勞的話,可以將手掌靠在後頸部那條大肌肉上,大拇指與食指向上,所到之處剛好可以按摩到這兩個穴道。
★鼻塞
【穴位按摩】迎香穴
【取穴】鼻翼兩旁,左右兩邊各有一道溝紋,叫做鼻唇溝;迎香穴就在鼻翼外緣中點與鼻唇溝的中間,可以摸到一個凹窩,左右鼻翼各有一個對稱的穴道。
【要領】按摩時,手指施力的方向略與穴道垂直,要按摩到有痠麻脹痛的感覺,比較能發揮療效,每次按摩數分鐘,一天可按摩數次。
★喉嚨痛
【穴位按摩】合谷穴
【取穴】在手背上,當大拇指與食指骨頭交接處。
【要領】要用點勁按壓局部穴道;合谷穴的氣感較強,要按摩到有酸麻脹痛的感覺,並且要持續數分鐘,才能減輕喉嚨疼痛。
★腸胃不適
過年期間如果突然胃痛、嘔吐、腹瀉,尤其是到國外,除了飲食要節制之外,盡量避免生食,也可先請中醫師或是西醫師開一些止瀉止吐的中西藥物,萬一發生上吐下瀉,可以吃個一、二包藥馬上控制病情;也可以自我按摩合谷穴、足三里,很快就可以緩解不舒服了。
◎諮詢/譚健民(宏恩醫院家醫科主任)林君玉(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家醫科主任)、陳維苓(中西醫師、中國醫藥大學講師)
健康小叮嚀》乾眼症:熱敷眼睛10~15分鐘
【記者詹建富/報導】
學生放寒假了,再加上春節假期長達九天,台北市眼科開業醫師張朝凱提醒,許多人常在放大假時長時間上網、或和三五好友熬夜打牌,一旦沈迷其中往往忘了眨眼睛,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勞,尤其是有乾眼症的人更是乾澀得淚流不止,隔天出現「熊貓眼」。
張朝凱指出,一般人眼睛每分鐘會眨10~12次,但如果長時間太專注於某一件事而不休息,而且許多人在摸八圈、打電腦,難免越來越沈迷,以致在不知不覺中忘了眨眼睛,眼球也因此得不到適度的濕潤,變得酸澀不已。而根據往年經驗,他也發現,年節期間就是乾眼症發作的高峰期。
張朝凱表示,其實在年節期間,許多人都因為玩得過頭,而通宵熬夜的結果,不僅會造成眼睛疲勞,而且眼皮皮脂腺分泌也會因而受阻,並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。另外,導致眼睛周圍的靜脈血管充血,也會使得黑眼圈浮現,「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大陸的熊貓已先來台灣了」。
為此,他提醒,如果發現眼睛感到不適時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以熱毛巾置於眼睛約10~15分鐘,可促進血液循環及眼部肌肉放鬆。另外,平時不妨利用時間練練「護眼操」,也可減輕眼部酸澀,其步驟如下:
第一招:用力眨眼睛,讓眼睛睜眼和閉眼的動作,重複做五次。第二招:眼球運動,讓眼球向左、右、上、下看,各保持數秒,再回到正中位置,如此重複上述四個動作。第三招:按摩眼球,雙手稍微用力蓋住眼球,大約三秒左右。第四招:冷熱交替敷眼睛,用毛巾浸熱水後擰乾,敷在眼皮上數秒,再將毛巾浸冷水擰乾,敷在眼皮上,每日一次即可。第五招:看遠看近調節眼肌,先把視力焦點放在較近的景物,看五秒鐘,然後再加視線移到較遠距離,觀望五秒鐘,此一動作可重複數次。
【2006/01/27 民生報】
健康小叮嚀》痛風:少吃油脂、甜食及飲料
【記者沈尚良/報導】
過年了,高血壓患者也想吃一頓豐盛的年菜,不過飲食對血壓的控制影響大,必須特別注意;成大醫院營養師劉燕居提出飲食原則,建議減少飽和脂肪、總脂肪、食物膽固醇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低脂乳類的攝取。
劉燕居表示,在飲食上,鹽分應控制在4~6公克,並改變飲食成分,特別強調蔬菜、水果、低脂或脫脂乳類的攝取,並增加主食類、低脂肉類、堅果、乾豆類;另外則要減少油脂、甜食及含糖飲料,以達到高鈣、高鎂、高鉀、高纖維、足量蛋白質,及適量油、鹽、糖的目標。
劉燕居認為事在人為,透過食材的選擇、調配、料理,高血壓患者一樣可以吃得美味又健康。她說,成醫營養部精心挑選具有特別風味及食療的食材,如洋蔥、檸檬、鳳梨、芥末、紅麴、九層塔、枸杞、山楂、甘草、八角、低鈉低鹽等,應用其機能性成分,烹調出10道美味的健康年菜,和一般年菜比較,降低了一半鹽分,每道菜熱量平均在100卡以下。
這10道適合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年菜,包括:五福臨門、紅麴豬肉粉絲煲、香煎大鯧魚、高纖八寶飯、蒜香蒸蝦、山楂牛肉盅、山藥時蔬、南瓜海鮮湯、紅毛丹雪耳及什錦水果,七道菜加上湯、甜品、水果,各種營養素都兼顧。
劉燕居指出,以蒜香蒸蝦為例,其優點是低脂低熱量,而調味料含大蒜、枸杞、熟地黃,枸杞則能增添食材色澤及甘甜味,是不錯的養生食材。
紅麴被認為是養生的保健食品,本身帶有鹹味,可凸顯顏色效果,烹調時不需調味,可降低鹽分,既健康又營養,肉類盡量去除油脂後再製備,讓這道「紅麴豬肉粉絲煲」好看又好吃。
八寶高纖飯用的有黑糯米、龍眼乾、蓮子、燕麥、花豆、糙米、薏仁、花生,黑糯米等全穀類含豐富B群及纖維質,能與腸道中膽酸結合排出體外,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。不過,痛風患者需酌量食用。
【2006/01/27 民生報】
健康小叮嚀》痛風:少吃內臟、海鮮、高湯
【記者楊清雄/報導】
今年的春節適逢冷氣團來湊熱鬧,除了傳統大魚大肉的年菜以外,熱呼呼的火鍋,也是不錯的選擇;但是,醫師提醒有痛風的民眾得忌口,多撈取鍋內的蔬菜,以免高湯內含的普林讓痛風發作!
這段期間,年終尾牙、婚宴不斷,免不了喝上幾杯,未來幾天,還要面對滿桌的大魚大肉,許多痛風患者若太過「放肆」,毫不忌口的話,小心年節發作,可就掃興又煞風景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千玲指出,這段期間適逢天候較冷,本來就是痛風易發作的季節,如果飲食不節制,酒足飯飽後,可能就會在深夜發病。
到底哪些東西不該吃?不能吃太多?黃千玲指出,包括內臟、高湯、海鮮、蝦蟹貝類、啤酒等,都含有大量的普林,會讓原本尿酸偏高的患者,極可能發病,所以,這些東西儘量不吃或少吃。
此外,多吃蔬果、富含維生素B、C的食物,可促使組織內瘀積的尿酸鹽溶解;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何一成說,多喝水也很重要,水分有助於身體排掉尿酸、普林。
至於飲水量,何一成建議,可以用體重來換算,也就是每一公斤的體重,要喝30cc的水,舉例來說,體重若為50公斤,一天就該喝1500cc的水;而且,可以視情況增加500cc。
規律運動、作息正常,可促進血液循環,對代謝尿酸、預防痛風發作也有幫助,而酒精會在體內代謝產生「乳酸」,影響尿酸排泄,因此,切忌飲酒。
痛風是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,主要是因為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,導致高尿酸血症,使得尿酸鹽沈積在關節腔內,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。
【2006/01/27 民生報】
健康小叮嚀》糖尿病:大魚大肉 淺嘗輒止
【記者楊清雄/報導】
就要過年了,未來幾天勢必餐餐大魚大肉,可是,年節可以放假,糖尿病患的飲食控制可沒有假期;醫師提醒患者,務必注意熱量的總量管制,同時早晚各做一次血糖檢測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千玲表示,糖尿病患除要注重均衡飲食、定時服藥外,更重要的是務必做好血糖自我監測,隨時掌握血糖狀態。
黃千玲說,包括油膩的魚肉、年糕、糖果等,都是高熱量、高蛋白質的來源,只要多吃一口,都有可能造成血糖飆高,影響病情。為此,黃千玲建議糖尿病患,謹記「淺嘗輒止」的原則,所有的美味只要吃幾口、過過癮即可;而每一餐都要切實遵守「七分飽」原則,否則就會過量。
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何一成表示,除了控制食量以外,按時服用藥物也很重要;他說,許多老一輩的人,總認為年節期間不宜吃藥,以免觸楣頭,其實是錯誤觀念。
何一成指出,糖尿病患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控制血糖,每天早上起床時、晚飯前,各量一次。自我血糖監測能讓人了解飲食、藥物配合是否得當,可做為醫師調整藥物的依據,協助患者做到血糖控制,避免急性高、低血糖併發症發生。
倘若血糖不穩定,建議每天應測試空腹、飯前、睡前、深夜血糖,隨時調整;空腹血糖值應在80~140mg/dl,飯後兩小時血糖值應在100~180mg/dl。
要注意的是,量血糖時,務必先用酒精棉消毒指尖,且須等酒精風乾後才能採血;採血量要足夠,試紙不可過期、不可受潮。
【2006/01/27 民生報】
節錄自網路上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