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主題:5/21 腸病毒

來賓:

陳永綺

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
02-2369-0211 #72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什麼是腸病毒?

所謂的「腸病毒」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隸屬於小RNA病毒(Picornaviruses)族群的一種,種類多達60種, 包括A型、B型克沙奇病毒、小兒麻痺病毒、伊科(echo)病毒與最後發現的第68~71型腸病毒。

這些腸病毒在人類呼吸道可持續生存約三至四週的時間,在腸胃道則可以存活長達五至六週之久,使我們很難有效去控制腸病毒的傳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?

腸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經由
1. 呼吸道(飛沫)傳染。
2. 接觸傳染:可經由接觸患者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;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,或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,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腸病毒的併發症有哪些?

1.非特異性發熱病(nonspecific febrile illness):是感染腸病毒後最常見的徵狀。
主要症狀為發燒、全身不適,較大的病童可能伴隨有頭痛、肌肉酸痛,或腸胃不適等症狀。
2.手足口病(hand,foot,and mouth syndrome):症狀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四肢則是出現於手掌、腳掌、手指及腳趾等處;患者常因口腔潰爛而無法進食。
3.疹性咽峽炎(herpangina):特徵是突然發燒,口咽部有1~2釐米繞有紅暈的水泡或潰瘍,並伴隨有喉痛、嘔吐及食欲不振等現象。因進食疼痛,許多小寶寶會拒絕進食,容易造成脫水現象。
4.心肌炎(myocarditis):特徵是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心跳過速,不一定都會引發死亡,但少數會有後遺症。
5.無菌性腦膜炎/腦炎:特徵為發燒、噁心、嘔吐及頭痛等症狀;若是腸病毒71型所引起的腦炎,會伴隨有意識不清、嗜睡、肌躍型抽搐(類似受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)等症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預防腸病毒的撇步

1.認清什麼是高危險群:家中有三歲以下嬰幼兒者,應特別注意。
2.飲用水一定要煮沸:不管沖泡奶粉或飲用,務必使用煮熟水,可降低小孩被感染的機會。
3.加強個人衛生: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。
4.兒童玩具應常消毒清洗:因為玩具是孩子間互相傳染疾病的重要媒介。
5.增強個人免疫力:注意營養、均衡飲食、運動及充足睡眠。
6.勿出入公共場所:腸病毒流行期間,應避免出入過度擁擠、空氣不流通及環境衛生不良的公共場所,降低感染的機會。
7.一旦身體不適,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時,切記及早就醫,切莫亂服成藥或偏方。


轉貼自健康兩點靈討論區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jcandy0208 的頭像
    sjcandy0208

    sjcandy0208的部落格

    sjcandy0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