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失眠(insomnia)是一種最常見的睡眠紊亂,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。隨著社會
的發展,生活節奏的加快,失眠症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。據統計,約有30%的成人患有失
眠
。引起失眠的原因可能有:
精神壓力過大。這是最常見的原因。許多長期失眠的人被認為是緊張過度和帶有抱怨
情緒的人,稍有不適即甚敏感,不易鬆馳;或者思慮過度,心勞日拙;或由於激烈的心理\
衝突過於興奮,激動。濫用安
眠藥或興奮藥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生活起居不規律,高強度腦力勞動,體力活動過少。
長期坐辦公室工作者最易患失眠。
飲食因素:睡前吃得過飽或饑餓;睡前飲用濃茶、咖啡或其他興奮性飲料。睡眠環境
因素。睡眠中有強光、雜訊;臥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;吸血昆蟲的騷擾;不舒服的床鋪、
被褥;對睡眠環境缺乏安全感如對自然災害的恐懼,害怕鬼神等。
對睡眠持有不正確的態度。如認為每晚必須有8小時睡眠,當自已睡眠不足此量時,
便擔心睡眠不夠,唯恐自己睡眠過少影響身體,造成精神緊張,就更睡不著覺,以至於惡
性循環。
所謂失眠症是指持續較長時間的睡眠障礙。而不是指因為精神緊張刺激引起的暫時性
睡不著覺,也不是指很多內科疾病引起的失眠,如慢性疼痛、高熱可能使人難以入睡;呼
吸道感染,咳嗽可使人頻繁醒來,某些急性傳染病,如舞蹈病和延髓型脊髓灰質炎常常伴
有失眠,失眠並不可怕,怕就怕有心理負擔。
樂觀的生活態度,世界上許多事情都不能強求。但有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睡眠
就和吃飯一樣,不是每個人飯量一樣,同樣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也不同,只要你沒有嚴重的
睡眠不足感,那怕你一天睡5小時,也是正常的,無需為睡眠不足而擔心。
連續幾個晚上睡眠較差也無須擔心,可以聽其自然,疲勞了總會睡眠好的。任何人的
睡眠都不是每天一成不變的,並非一定是每晚睡得一樣好。如有可能,最好睡得每天一樣
多,一天睡5、6個小時可能沒有疲勞感,每天睡得時間不一樣,就是睡眠較長,也還是有
疲勞感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熟睡的條件
睡眠是種長時間的生理作用,正確而良好的生活規律是快眠的捷徑。
1.夜晚快眠能促進早起,then便能從容吃早餐。best
2.熟睡是對勞動者的獎賞,失眠是對懶惰者的處罰。(阿勳你聽到了嗎?意思就是你太懶!)
3.睡眠以前藉低溫長時間沐浴,保持長時間的放鬆。
4.應穿寬鬆睡衣使肌肉放鬆
5.蓋柔軟的被子睡較硬的床。哭泣小孩蓋較輕的被子
6.枕頭高度為6~9公分
7.儘可能蓋羽毛被,但有過敏症者,蓋棉被。
8.關燈,停止聲音與錄音機的播放,漸漸就能出現"阿法"波。
9.藉著性食群三大本能之滿足,而獲得真正熟睡。
消除疲勞能力度(藉由一晚的睡眠)
隨年齡增長,消除之能力會降低。
21~30 73.7%
31~40 69.1%
41~50 61.5%
51~60 51.1%
61~70 48.3%
71~80 45.8%
與20幾歲的人相比,到了五六十歲時
疲勞堆積難以消除達1.5倍,於是直呼疲憊不堪!
轉貼自網路上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