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吳若權 - 幸福人哈啦.06年3月
電台廣播節目的Call-in單元,主持人討論的主題是「你的前任情人,有什麼地方值得你懷念?」本來以為大多是女性聽眾打進來,意外的是接通的前三位都是男人。尤其,第一個男性聽眾的發言,令人印象深刻。
逝去的愛不愉快
他說前任女友是個很沒安全感的女孩,都會要求他以打電話、發簡訊的方式,向她報告行蹤。接著又說,他經常去她的住處進行魚水之歡,有一次發現她竟然有情趣用品,還說是同性朋友相贈的禮物……
拉拉雜雜說了半天,男子鉅細靡遺地回憶著他過往的戀情,所有的聽眾大概都聽得出來,他的確是很懷念那個女孩,不過用的都是懷恨的口氣,彷彿戀情結束了之後,心裡剩下的抱怨遠多於感念。
儘管,聽起來真的是這樣,但我總覺得他要表達的本意並非如此,也許是太緊張了、或是時間不夠讓他不能暢所欲言,他應該還有一些話想要對已經分手的女孩說吧,否則,如果念念不忘的都是不愉快的事,逝去的戀情豈不太蒼白了。
只是自己放不開
什麼樣的人會很習慣地用「懷恨」來表達「懷念」呢?我猜想有下列幾種可能:一、他仍愛著對方,對分手這件事,很不甘心。於是,把無法繼續的愛,都轉變為恨。二、他是個習慣負面思考的人,個性上很不快樂,所以都記住了令他不愉快的事,開心的事反而都漏掉了。三、他恨自己沒有好好把握那段感情,所以刻意醜化它,試圖讓自己比較好過一點。
當一段愛情過去以後,你是懷念、還是懷恨呢?這個問題後面的答案,表述的並非那段感情的價值,也無關於它的過程是否美好,而是反映出你自己的內在。若是懂得珍惜感恩,所有的過往都值得懷念;若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,所有的逝去都猶有餘恨。會用「懷恨」來表達「懷念」的人,很顯然地是沒有從挫敗的經驗中記取教訓,也沒有從美好的體驗中學會感謝。
千萬別說:「心中有恨,表示對他還在乎!」其實,懷恨大於懷念的人,心中最在乎的是自己。恨之所以存在,並非還有愛,只是自己放不開。
轉貼自吳若權幸福人哈啦蘋果blog